【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他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委、曾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他是红军中的英雄人物,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原红四方面军干部何福圣对他的评价是:“他是我们老战士心中永远的军神!”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从苏联回国之后的境况令人唏嘘不已,曾经的老部下名声大显,他却默默无闻。他的第二任妻子任新中国纺织部副部长,儿子受万人敬仰。

青年意气风发

1905年9月,陈昌浩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户农村家庭中,他的家境虽然不富裕,但是足够支撑他完成全部学业。在考入国立武昌大学之后,陈昌浩接触到了马列主义,他参加了革命,加入了共青团。

他的第一任妻子名为刘秀贞,两人在婚后生了一个孩子,陈昌浩给他取名为陈祖泽,1927年9月,陈昌浩被选派往莫斯科的中山大学进行学习,他不得不告别怀二胎的妻子,独自前往莫斯科。

到苏联之后不久,陈昌浩就被选为了中共预备党员,三年的学习让陈昌浩变得更加优秀,他学成归来之后,1931年4月他就被派遣到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央分局委员兼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少共特委书记。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正式宣告成立,年仅25岁的陈昌浩成为了这支队伍的政委。这支队伍在成立不久之后就立了功,黄安战役,陈昌浩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政委,自然也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之中。

当时陈昌浩乘坐着我军缴获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冒着飞行员随时叛变的风险,从敌人脑袋上扔手榴弹,还投下了数捆迫击炮弹和大量宣传单;此次战役经历了43天,红军取得胜利,战后收获颇丰。

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陈昌浩当机立断,和徐向前一起,带着红四方面军进入秦岭、大巴山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在此期间,红四方面军在二人的领导之下逐渐壮大势力,从原来的4个师扩编为4个军,兵力达到5万,川陕革命根据地也成为了仅次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

四方面军作为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在一场场胜仗中打出了威名。作为四方面军政委的陈昌浩,在苏联留过学,在战场上流过血,他是人中翘楚,正如何福圣所说,他是老战士心中的军神。可西路军的惨败成为了陈昌浩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

惨败转折,罹患疾病

1936年10月,西路军踏上了西征的路途,这是一场悲壮的行征。1936年11月16日到18日,古浪战斗失利,兵力大损;1937年1月中旬,高台失守,红五军全军覆没,陈昌浩和徐向前靠化装行乞,辗转数月才返回延安。

陈昌浩作为西路军的领导者,难辞其咎,1937年,他被免职处理,随后被派往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他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教书,还编纂了《近代世界革命史》。

多年的战争让他的身体饱经风霜,他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可延安的医疗条件恶劣,医药紧缺,陈昌浩无法缓解病痛。

旅居异国十三年

1939年9月,他向上级请示,希望能去苏联“养病”,经中央批准,他带着自己的二儿子陈祖涛踏上了去苏联的飞机,寻求更好的治疗。这一去,就是十三年。

陈祖涛进入了国际儿童院,陈昌浩治疗胃溃疡,就这样风平浪静过了两年。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军还没反应过来,被打得节节败退。德军乘胜追击,在1942年6月就打到了苏联的交通咽喉斯大林格勒。

陈昌浩在这场战乱中被紧急疏散到了中亚共和国的一个小镇上,所有人都在忙着逃命,没有人在意他是谁,也没有人关心他之前是什么身份,他就是一个普通人,随波逐流。

苏联政府安排他去了一家采石场,他在那里做一名工人。陈昌浩没有对现状产生任何愤懑,他知道,任何一项工作都能够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间接影响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是陈昌浩无时无刻心系祖国,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陈昌浩并没能回国。他没有等来回国的通知,却等来了苏联的公函,苏联人民外交委员会聘用他为翻译。

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陈昌浩因为俄文水平非常高,苏共中央把他安排到了苏联外国文学和民族文化出版局从事翻译工作。

在他从事期间,陈昌浩翻译了大量马列著作,甚至还花费了五年编著出来一部《俄华辞典》,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俄华辞典,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内容简单明了,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这部辞典在出版之后,迅速受到了中俄两国学者的喜爱。陈昌浩多次写信,希望能够早日回国效力,可都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搁置了。

蔡畅中途经过莫斯科,专门来看望陈昌浩,1952年,毛主席同意了他的请求,陈昌浩时隔13年,终于踏上了回国的列车。

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陈昌浩激动地热泪盈眶,在出来火车站看到自己往昔的战友时,他的情绪达到了顶峰。曾经的老战友现在都已经成为了新中国赫赫有名的将领,他们聚集在徐向前的寓所中,陈昌浩向他们一一拱手表示歉意。

最后,他来到了时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张琴秋的面前,他们紧紧握手,陈昌浩对她说了一句话:“琴秋,你受苦了!我对不起你呀!”

巾帼不让须眉——张琴秋

张琴秋,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两人在战火纷争时相知相爱,彼时,陈昌浩30岁,张琴秋32岁。他们在1937年曾经拥有过一个孩子,却因为情况危急,红军不得不撤退,孩子来的实在太不凑巧,张琴秋生下了儿子之后,却没有办法将他带走。

她身上带着血迹,将孩子放在了寒冬旷野之中,自己根本没有经过处理,就匆匆骑着马奔向了大部队,也因此,她失去了生育能力,随之而来的还有伴随一生的疾病。

之后在险境中,张琴秋突围失败,不幸被俘。战友给了她一个假身份,让她暂时处于安全之中,可最后还是暴露了。

幸运的是,当时国共两党正在处于第二次合作之中,周总理在知道情况之后,特意交涉将一批被捕干部救了出来,其中就有张琴秋。张琴秋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吗?

与陈昌浩有着相似之处的是,张琴秋在1925年也去莫斯科留过学,她在回国担任政治部主任的时候,才刚27岁。她用实力打动人们的不全是出色的理论,而是战场上出色的排兵布阵。

利用地形,张琴秋带领一个500人的营打败了敌人的一个团,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营中全部都是妇女,她们缴获了大量物资,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1932年底,张琴秋及一众将领一起反对张国焘的错误政策,取得了有效成果,可同时,他们也遭到了迫害。张琴秋幸免于难却遭到了降职。

在回到延安之后,张琴秋投身教育,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出色女干部,后又为妇女解放而奋斗,她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在四方面军时期,她同样为主要领导人,担任政治部主任、西北局委员,陈赓、许世友等高级将领曾经是她的部下。

在1936年7月,张琴秋与陈昌浩结为夫妻,他们经历了艰苦的三年,聚少离多,直到陈昌浩去往苏联不知归期,两人就此分离。

新中国成立之后,张琴秋因为离开部队,没有被授衔,可党和军队不会忘记她所做的一切,她是公认的红军级别最高的女将领,事迹被广泛记载在权威军事著作中,得到了一众人的尊重。

归国后默默无闻

陈昌浩归来之后,她一同参加了老战友们的聚会,两手紧握,是曾经万般无奈下的真情,也是迎来新生的欢喜,不过对于陈昌浩来说,他是有遗憾的。

他错过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还没能亲身感受到新中国成立时的欢庆。在回国之后,陈昌浩拒绝了党内和军内的职务,他捡起了翻译工作,在编译局默默做了14年副局长,曾经的意气风发再也不现,专心于建设人才梯队,翻译了多本马列研究作品。

1967年7月30日,陈昌浩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61岁。1980年,党中央为他举行追悼会,他的骨灰盒移葬八宝山。

走过战火,迎来新生

陈昌浩有两个儿子,长子陈祖泽,次子陈祖涛。陈祖泽参加了革命,踏过了战火纷争,迎来了新中国,在1949年,他被推举为代表,参加了对全中国历史意义最大的开国大典。

后为新中国建设,他回到学校进修,远赴苏联,八年学成归国,从基层一步一步积累。研发第一代核潜艇的动力装置,陈祖泽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他是核工一研院的副院长,是105所的首任所长。

国内首台核蒸汽发生器、反应堆稳压器等等关键设备都在他领导的所里诞生,他是中国核工业发展史上极为亮眼的一颗星,备受敬仰。

小儿子陈祖涛扎根汽车工业,他在苏联跑遍了汽车厂,积累经验回国作为二汽的负责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热爱的事业,他是国内汽车行业的奠基人之一。

2022年8月,陈祖泽和陈祖涛走完了他们的一生,九十余载,带给国家带来的是昌盛和繁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的先辈们为了祖国更好的未来,做出了诸多的牺牲,有这样的奠基人在,才有了现在势不可挡的中国。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